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让爸爸“回家”

让爸爸“回家”

来源:婴育儿    阅读: 2.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让爸爸回家,自然说的不是让爸爸下班回家吃饭、休息的这个回家,说的是让爸爸这个角色,回归家庭,回归到亲子关系中,回归到亲子教育中。

“男主外,女主内”是我国传统家庭观的写照,现在也仍旧是很多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所以不管是在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的有关研究中,还是现实的长按中,母子间的交往更受人重视。

但不容忽视的是,父亲在教养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活中,父亲拥有着和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父亲通常扮演玩伴、榜样、保护者、道德规范者、教育者等各种亲子角色。在与孩子的交往行为上,父母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父母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在某些行为特质上,父亲的影响和作用要大于母亲。

让爸爸“回家”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1.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性格

亲子关系中,强控制力,“干涉型”父亲管教下的孩子,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忍耐力差,爱推卸责任,且依赖性强,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不关心孩子,“疏离型”的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可怕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有调查表明,许多父亲退伍回家后,孩子们对于父亲有一种疏离感或离间感,视同路人。这些孩子大多过分警戒。后期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对于男孩儿的影响有为突出,这一类的男孩相较与双亲聚在的孩子,果断精神低,兴趣和游戏方面带有更多的女性模式。而对于女孩儿而言,则会影响她们成年后与男性的交往,和面对异性时的适当反应。

让爸爸“回家” 第2张

2.父亲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方面,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交往方式产生很大影响。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能和人真诚相待。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环境。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调查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孩子相较于那些与父亲接触一周不足六小时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更融洽,而且领导力和凝聚力更强。

让爸爸“回家” 第3张

3.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度,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帕奎特用“父亲---儿童的激活关系”(father-child activation 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作用。

游戏是父亲和儿童关系的核心内容,父亲和孩子像朋友般地一起嬉戏,一起尽情地玩耍,甚至翻滚钻爬。孩子在与父亲玩游戏时,可学会冒险和解决体能问题,并能强化对外界的控制感觉。

在与父亲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独立,学会探索世界,增强了自信心和勇气。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在非攻击情境中表现出更大的竞争力。而缺少与父亲相处时光的孩子,则会因为缺少与父亲之间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他的心理发展。

在打闹游戏中,孩子身体运动更剧烈,活动情绪更兴奋,所面对的社会情境更复杂,需要运用更多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因此这种“激活关系”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打闹游戏还能能够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技能、熟悉自己的角色、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地位等。

让爸爸“回家” 第4张

4.父亲的形象,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

父亲的形象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形象的缺失,男孩子会缺少阳刚,对同伴的依赖性强,处事的果断性差。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逻辑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何不同的知识的人,而且影响着女孩的未来的择偶观。

让爸爸“回家” 第5张

5.父亲的长按度,影响孩子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态度有很积极的作用。父亲的投入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增强,违纪行为的减少洞察力的增强有明显的联系。最近的一项研究更表明,亲子关系并非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而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对学习成绩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父亲对于孩子心智发展和竞争性也有很深的影响。孩子在家里与父亲相处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智力也就越发达。

如果孩子希望像父亲,就会效仿父亲的行为、思考方式、使用的语汇和追求的目标。对孩子来说,如果父亲鼓励孩子参与体能及有竞争性的活动,孩子就可能取得较多的成就。

让爸爸“回家” 第6张

所以父亲积极参与,长按孩子的学习生活,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在家庭教育中,良好的父亲人格和深刻的父爱有助于子女性格的健康发展。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