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离爸妈最近的地方,孩子仍在被伤害

离爸妈最近的地方,孩子仍在被伤害

来源:婴育儿    阅读: 1.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他刚进门,就听见“嘭”的一声巨响,是他八岁的儿子,转身走进自己的小屋,留给他一个背影。离爸妈最近的地方,孩子仍在被伤害,当身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苦笑着扯了扯嘴角,他已经忘了到底有多久没有跟儿子好好说说话了,几天前他加班晚上11点回家,看见儿子窝在沙发上玩手机,便气不打一处来,吼了儿子,于是这几天每次迎接他回家的都是这副场景。

儿子在网上玩什么,他喜欢什么,统统不知道。他迷茫了,自己还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

没有一个父母可以保证在陪伴孩子长大时不犯错,但真的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在陪伴中会如此惊慌失措,拿捏不定。因为网络,父母的职责正在逐步被电脑取代,父母在解放了部分劳动力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牺牲了亲子之间的沟通机会和情感链接。

2017年8月,辽宁大连出现首例利用社交网络猥亵儿童案件。

6月初,犯罪嫌疑人何某通过网络与三名未成年人成为网络好友,网聊过程中,何某向她们发送黄色短片,并要求她们按照要求模仿动作与其裸聊,还扬言,“不照我说的做,就去你家弄死你……”

得手几次后,更以裸照要挟孩子继续裸聊,直到家长发现并报警,何某行迹才败露。

儿童网络安全事件,不止在国内,在全球都是家长的一大痛点。

随着网络的普及,世界逐渐分为两端,一端是现实,一端是网络。屏幕中的网络,是现实最佳的保护膜,那端的人到底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于是,即便孩子坐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地头玩手机,你也不知道他/她遭遇了什么。

离爸妈最近的地方,孩子仍在被伤害

身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1.学龄前,最好不要对孩子开放电子产品

6~7岁是孩子脑发育的快速发展时期,脑发育结构和功能基本成熟完善在8岁左右,8~10岁是生长稳定期,10~13岁时大脑发展仍需要后续的补充和完善。

很多父母在渴望安静自由的时候,会用手机、平板电脑来支开孩子,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孩子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

手机带了多彩的图片,种类繁多的游戏,各种新潮的短信语言。一旦孩子习惯性地使用电子产品,后续的烦恼可以说如黄河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对于网络,成年人尚难自制,更何况一个孩子。

2.孩子渴望关注时,父母不要忽略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父母看电视的时候,孩子会吵着要看动画片;当父母拿出手机的时候,孩子要抢手机玩游戏;当父母拿起绘本时,孩子就会缠着他们读绘本。

现在很多家长get到了「陪伴」的形式,于是边陪孩子边玩手机,这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冷暴力」。对于孩子来说,比起物质需求,他们更需要爸爸妈妈的情感联结,否则会造成孩子关注度的缺失感。

3.当孩子遭遇或参与网络欺凌,父母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儿童不仅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由于年少冲动,不懂得分辨善恶尺度,而通信与社交网络的出现,可以让加害者更轻易地、匿名地对其他孩子进行攻击。

为了让孩子远离网络欺凌,家长大多会掩耳盗铃地关闭电脑或者禁止上网的方式来躲避,但这实际上是将这个问题拖延成定时炸弹。

如果孩子参与网络欺凌,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如果言论激烈涉及人身攻击、辱骂造成他人名誉受损,是可能触犯法律的。

如果孩子遭遇网络欺凌,孩子需要保有应对欺凌的能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第一时间与欺凌者沟通,让其停止这样的行为,如果沟通失败,还可以将欺凌的内容保存下来,作为证据,在网站上进行举报或是寻求学校的协助解决问题。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