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疾病 > 消化系统 > 夏日炎炎肠病毒拉警报,家中有婴幼儿要注意了!

夏日炎炎肠病毒拉警报,家中有婴幼儿要注意了!

来源:婴育儿    阅读: 1.0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这种天气比较热,小朋友很容易会有些疾病发生,夏日炎炎肠病毒拉警报,家中有婴幼儿的爸爸妈妈要注意了!

现在这种天气比较热,小朋友很容易会有些疾病发生,夏日炎炎肠病毒拉警报,家中有婴幼儿的爸爸妈妈要注意了!

随着炎炎夏日到来,肠病毒的风暴又悄悄逼近。目前流行的肠病毒以克沙奇A型病毒为主,家中有婴幼儿的爸爸妈妈都应多加留意。除了应做好预防措施之外,当家中宝贝有感冒症状时,应仔细观察病况并和医师密切联系。

一提到“肠病毒”,相信许多家长都如临大敌,其实,肠病毒有许多类型,若不是会引起重症的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都与一般感冒非常类似。当然该做的预防措施不可少,但家长也不必过度恐慌,甚至神经质地不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肠病毒?一群病毒家族的总称

肠病毒是一群病毒的总称,包含小儿麻痹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肠病毒等60余型,近年来又陆续发现多种型别,如果依据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这些病毒重新归类,可分为人类肠病毒A、B、C、D型。

夏季为主要流行期

虽然全年都有肠病毒感染病例,但以4~9月为主要流行期,因此肠病毒每年夏天都是小儿科的常客。肠病毒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其中很多是没有症状的感染,或只出现类似一般感冒的轻微症状,常引起的症状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等。

夏日炎炎肠病毒拉警报,家中有婴幼儿要注意了!

感染症状

被克沙奇A族病毒感染的症状,大约可分成以下三种:

1.疱疹性咽峡炎:特征为突发性发热、呕吐及咽峡部出现小水泡或溃疡,病程为4~6天。病例多数轻微无并发症,少数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2.手足口病:特征为发热及身体出现小水泡,主要分布于口腔黏膜及舌头,其次为软颚、牙龈和嘴唇,四肢则是手掌及脚掌、手指及脚趾。常因口腔溃疡而无法进食,病程为7~10 天。

3.发烧合并皮疹:皮疹通常为斑丘疹状,有些会出现小水泡。

传染力强?特别注意居家消毒

克沙奇A6型肠病毒的特点是,感染会出现较明显水泡,里面的液体包含大量的病毒,家长在照顾时一定要彻底洗手。在居家消毒方面,可以利用市售的含氯漂白水(一般浓度约为5%),以100毫升漂白水加10升清水泡制成消毒液(漂白水:水=1:100),用来擦拭桌面及物体表面。如果有墙壁、地面、马桶或呕吐物等较脏污处,可将漂白水用量增加到“漂白水:水=1:50”的比例,泡制成浓度更高的消毒液来使用。

肠病毒的传染方式

人类是肠病毒唯一的传染来源,主要经由肠胃道(粪、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到感染。在发病前数天,喉咙部位与粪便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而生病者可持续经由肠道释放出病毒,时间长达8~12周之久,潜伏期则有2~10天,平均3~5天。

勤洗手?预防肠病毒

肠病毒是传染力非常高的疾病,但感染后并无特效药,只能采取支持疗法。且由于病毒型别很多,无法因得过1次就终身免疫,控制不易,因此只能采取一般性的事前预防措施。如加强个人卫生、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有疑似症状尽速就医、于流行期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等方法,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TIPS:特别注意!肠病毒四大重症前兆

一般的肠病毒和感冒一样,家长费心护理就会好起来,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经医师诊断为感染肠病毒,宝宝就要与家中其他幼童隔离,爸爸妈妈也要特别留意重症四大前兆,只要有任一种症状,就要尽速至大医院就医,不可不慎!

1. 嗜睡、意识改变、活力不佳、手脚无力

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显得意识模糊、眼神呆滞或疲倦无力,原来活泼的小孩会变得安静不想动,但发热本身就会影响小孩活力,上述症状的判断应以体温正常时的活力为准。

2.肌跃型抽搐(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

通常是在睡眠时出现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病情变化,严重时,在清醒时也会出现。另外,病童可能因肌跃型抽搐症状而变得无法入眠。

3.持续呕吐

呕吐为脑压上升的症状表现之一,呕吐次数越多越要注意,尤其是伴随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呕吐而无腹痛、腹泻等肠胃炎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

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小孩安静且体温正常时,心跳每分钟120次以上。

TIPS:肠病毒的预防方法: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均衡饮食、运动及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

3.生病时,应尽速就医,请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环境的卫生清洁及通风。

5.流行期间,避免出入人潮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6.尽量不要与疑似病患接触,尤其是孕妇、新生儿及幼童。

7.新生儿可多喝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儿童玩具(尤其是绒毛玩具和会啃咬的玩具)经常清洗、消毒。

9.幼童照顾者或接触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传染病
呼吸系统
出生疾病
消化系统
皮肤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