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宝宝居家安全须知:注意预防重在教育

宝宝居家安全须知:注意预防重在教育

来源:婴育儿    阅读: 2.6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是一个十分温暖及安全的地方,是宝宝成长的地方,但是有时候由于爸爸妈妈的疏忽,可能这个家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宝宝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家居安全,给宝宝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宝宝居家安全之重在预防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小儿意外事故多半是在家中发生,其大多数都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所致。如果每位家长都懂得家居安全的基本常识,对家居各处的安全进行必要的设置处理,便可减少及避免意外的发生,宝宝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安全、健康。

1、0-6个月宝宝居家安全需知

宝宝居家安全须知:注意预防重在教育

0-6个月宝宝特点:能够翻身和触摸。

可能发生的意外:窒息、从床上滚落、烫伤;

39健康育儿提醒的安全措施:

选择合格的婴儿床,床栏间距离约6公分左右宽度,不要让孩子的手或头可以从栏杆中伸出去,床上最好不要放置物品;

床边应铺防滑垫,以免孩子攀爬跌倒;

不要与孩子同睡一张床,大人容易压到婴儿导致其窒息;

不要给孩子会掉色的玩具,以免孩子放到嘴里;

要给孩子大一点的玩具,以免孩子误食窒息;

给孩子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2、6个月-1岁宝宝居家安全需知

6个月-1岁宝宝特点:会爬,甚至开始走路,活动范围比较小。

可能发生的意外:玩具伤害(锐利的边缘、细绳子及被吞食的小零配件)、撞到桌角或其他家具的尖角、异物窒息、烫伤、碰触电源插座触电、学步车和折叠式婴儿车引发的意外。

39健康育儿提醒的安全措施:

小孩近1岁时,床栏杆要拉高,以免孩子因攀爬而跌出床外;

给孩子玩的物品,尺寸不能太小,一般可以塞进底片盒大小的东西,都容易导致误食而窒息,最好避免有缝扣的绒毛玩具;

不要给予孩子圆的、硬的物品,如花生、硬糖果、豆、葡萄、爆米花等,以免造成梗塞;

借用别人的旧童车,应仔细检查栏杆的挂钩和车轴;

在门口台阶及上下楼道口安上栅栏门。

3、1-3岁宝宝居家安全需知

1-3岁宝宝特点:会走路了,好奇,走路不稳,易摔跤,喜欢到处钻,拿到东西就吃、到处探险。

可能发生的意外:爬高时的意外(坠落等)、误食有毒物品、到处探险时的意外(放碗碟的柜子、药柜等)、溺水(水池、浴缸等)、割伤、窒息、跌倒。

39健康育儿提醒的安全措施:

保持室内房间通路畅通。如从门口到床边,最好是直线距离,不要让孩子绕过桌子才能到床边,孩子容易在走路的过程中碰撞;

尽量选择椭圆边的家具,避免尖锐角外露,或是给尖角加上护套;

地板上要干净、空荡,可以让孩子自由地爬或走;

热水壶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这时的孩子看到桌椅底下的空隙就钻,一定要记得检查桌子底下是否有凸出或没钉好的钉子;

家里的书桌通常是1岁上下孩子会撞到的高度(约100公分),建议摆盆栽挡住桌角,或给桌角加上护套,若家中有楼梯,在楼梯口要安装栅栏,以免孩子跌落;

孩子看到洞就喜欢把手伸进去,因此要把插头或插座封好,电线也要提高收好,折叠椅也经常造成意外伤害,家里最好避免使用;

危险物品(如小刀等)要收到不易打开的柜子里,或是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窗帘的绳子最好用手转式的硬把手取代绳线;

家里的小物品、药品及带毒或腐蚀性要收好,以免孩子误食;

不要让孩子一个人进浴室,容易发生浴缸溺毙的危险(适用0-4岁);

要给孩子使用儿童餐具,不要使用刀叉及筷子。

4、3-5岁宝宝居家安全需知

3-5岁宝宝的特点:喜欢冲撞,爱玩小飞侠游戏,还不能完全明白父母讲的道理

可能发生的意外:跌倒、烧伤、烫伤、溺水。

39健康育儿提醒的安全措施:

要及时把孩子的玩具收好,避免绊倒孩子;

家里阳台的护栏要够高,不要堆放物品使孩子能够攀爬;

浴缸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浴缸旁玩,容易发生掉入浴缸中溺水的危险。浴室的清洁剂要用孩子打不开的安全盖,以免孩子误食;

将热水壶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如家长在到热水时应远离宝宝;

当使用电饭煲等热容器时,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触及到的低处;

煤气不用时应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最好将厨房门关上。

宝宝居家安全之家长必备的急救措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点意外情况,如碰伤、气管异物、烧伤……甚至事故情节更为严重,由于时间限制不得不对患儿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措施不当,会使孩子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家长必备各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跌落、撞伤

随着宝宝的长大,从翻身、爬行到蹒跚学步,活动量明显增加,在玩耍和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跌落、撞伤,所以既要给宝宝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还要学撞伤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宝宝出现意识不清醒、呼吸困难、出现痉挛、多次呕吐等情形,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宝宝出现身体局部出血、耳鼻出血、碰到的部位起包、触碰后有疼痛感、碰到的部位发青等情况,应采用合适的方法止血后,立即送去医院。

如果是很明显的小外伤,或者宝宝哭一会儿就停止了,或者宝宝心情还不错,妈妈们就不用太担心了,但为了防止宝宝出现意识障碍,当天最好能平静地度过,不要给宝宝洗澡,随时观察宝宝状态。

如果观察宝宝出现行为古怪、反应迟钝、没有食欲、磕碰处有明显的肿胀或疼痛感等现象,仍需送去医院,因为宝宝被撞伤后有可能在几天后才出现肿胀、疼痛或是反应异常等情况。

2、烫伤

烫伤是宝宝在家极易发生的意外事故,尤其是冬季,室内增加的暖气、加湿器等设施和无处不在的热源,更增加了宝宝被烫伤的概率。所以除了精心照看好宝宝外,家人对于烫伤烧伤及时正确的处理也很重要。

如果宝宝一只手臂或一条腿都被烫伤;烫到头、关节、肛门等关键部位;烫伤到皮肤深处;宝宝出现昏迷、窒息情况等情况,应该先用完全浸湿的浴巾或是消过毒的纱布包好宝宝身体,立刻送去医院。

如果宝宝出现手掌大小面积的烫伤、皮肤有很多水泡、电热毯等的低温烫伤情况应先对宝宝烫伤的部位进行20-30分钟的冷却,然后送宝宝去医院。

如果只有硬币大小面积的烫伤,宝宝哭得也不是很厉害,可以先用冷水冲洗烫伤处;若小范围出现水泡,要用薄纱布包起来保护好,然后继续观察宝宝的情况。当有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还需要去医院。

3、食物中毒

如果您的小孩不幸发生急性食物中毒,您不能惊慌失措,而应该当机立断地采取下列措施:

如果您估计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在2小时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再喝两次,直至呕吐为止。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也是催吐方法之一。此外,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小孩的咽后壁催吐,以尽量排出胃内残留的食物,防止毒素进一步的吸收。

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除体外。

对可疑变质或有毒的食品除立刻停止食用外,应妥善保存,供医生急救时分析处理,同时应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协助鉴定。

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可能是变质也可能是残留的农药)以及临床中毒症状的轻重不一,故在简单的急救处理后所需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4、触电

好动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常常四处活动,用手和脚来探索未知的一切。家用电器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少安全隐患,不少孩子喜欢用手玩弄电器,用湿手触摸电源,这实在是十分危险的事。

如有可能,应关掉总电源。切忌用手或潮湿物品直接接触小儿和电源,可用干燥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或将接触小儿的电线拉断或移开,或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总闸断电。如果不能关掉总电源,就站在绝缘的物体上,如一堆干报纸,用不易导电的木棒等挪开电线或移开孩子。手头一时没有适用的东西,应尽可能用多些干布或干报纸把手包起来,抓住孩子的衣服。注意:不要触及他的皮肤。在孩子脱离电源前,不要直接抱住触电的孩子,以免自己也触电。

脱离电源后,受伤小儿应就地休息,避免走动。检查他的烧伤情况,查看孩子身体接触电源以及地面的两个部位,烧伤处看起来发红、发烧,也可能肿起,不管出现哪些症状,均需按严重烧伤治疗。

如果神志不清,检查他的呼吸,必要时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或听不到心跳声,则立即做心脏按摩。

如果孩子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即使只有几秒钟也属急症,或者孩子有任何的电烧伤都应及时送医。

宝宝居家安全之安全教育

身为父母,总是竭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宝宝。但事实上,就算我们的保护措施再完备,也不能防备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宝宝一些安全常识是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课。帮助宝宝从小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思维,让活泼、好奇的宝宝没有家长的庇护之翼时能保护好自己。

1、融入日常生活

如带宝宝上公共厕所时,父母可能从卫生角度考虑,抱宝宝蹲在便盆边缘就是危险动作(曾有宝宝滑落而摔伤骨盆)。先用卫生纸擦拭便盆边缘,再铺上干净卫生纸,让宝宝坐下方便,是既卫生又安全的做法。

2、认识危险状况,制定明确规则

年龄越小的宝宝越无法分辨事物的危险性,需要父母帮助,如2岁宝宝处于探索期,喜欢爬高、把东西塞入口中,父母除了说“不可以”外,还应提供可满足或转移孩子兴趣的替代物。而三四岁的宝宝则已能和他讨论:“如果……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要怎么办”,让孩子从各角度来认识危险状况,并以孩子的能力制订简单明确的规则。

3、训练主动维护安全的能力

如过马路走斑马线;逛街时请他“照顾”父母,别让父母迷路;出门前请他检查家里电器是否关掉电源等。

4、设计角色游戏

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宝宝从模拟情境中揣摩紧急状况的应变方式。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和宝宝演“七只小羊”,让宝宝从剧情对话中体验面对陌生人敲门的状况;让宝宝扮演医生,可降低他生病时吃药打针的焦虑;扮演消防队救火,进行失火时沿墙匍匐逃生的练习等。

5、心理安全照顾

除了身体安全,父母还要兼顾宝宝的心理安全,与其说“你爬那么高,我要打断你的腿”,“不准吃别人的东西,里面有毒药会毒死你”,不如说“如果你爬那么高,跌下来受伤了,我会很难过”,“别人给你东西吃,要经过爸妈同意才可以”。否则,为了维护宝宝身体安全,而影响他的心理安全,对别人或环境产生畏缩、不信任、充满恐惧,那又是另一种伤害了。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