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这样“把屎把尿”,让宝宝远离伤害

这样“把屎把尿”,让宝宝远离伤害

来源:婴育儿    阅读: 1.6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两天北京天气升温,M跟婆婆的矛盾也突然升级了——有一天她提前下班,到家正撞上婆婆在给M8个月大的女儿把尿。而且,M发现女儿穿着一条别人送的开裆裤,那条裤子她本来塞到柜子里,打算打包扔掉的。

这样“把屎把尿”,让宝宝远离伤害

这两天北京天气升温,M跟婆婆的矛盾也突然升级了——有一天她提前下班,到家正撞上婆婆在给M8个月大的女儿把尿。

而且,M发现女儿穿着一条别人送的开裆裤,那条裤子她本来塞到柜子里,打算打包扔掉的。

“那一刻,我才知道她只是表面听我的,说天天给孩子穿纸尿裤、闭裆裤,背地却我行我素!要不是偶然撞上,还不知道要被她瞒多久!”跟我描述这件事时,M气得脸色都变了。

当时,M的婆婆解释:“天热了,孩子捂着纸尿裤不舒服,我就换上开裆裤让她通通风。”

M当然听不进去,这理由就跟给孩子加了糖的水孩子更爱喝一样,在追求科学育儿的妈妈们听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现在,最令M头疼的就是,眼看天气越来越热,怎样才能不让婆婆以“孩子太热”为由给孩子“穿着开裆裤把屎把尿”?

Part 1

为什么大家反对给孩子“把屎把尿”?

几乎在所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里,都会有一大堆育儿观念和生活习惯带来的分歧。把屎把尿,在这些分歧里一直名列前茅。

一边是拉扯过好几拨儿孩子的姥姥奶奶,一边是看过很多育儿文章的新手爸妈;老人们说“孩子都是这样把过来的,不把怎么能学会拉尿”,妈妈们说“不能把屎把尿,对孩子发育不好”,双方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观念不统一,家庭矛盾节节升级。

这几年,“把屎把尿”作为育儿陋习之一,被很多专家诟病,随便度娘一下,就能搜出一大堆危害——

把便动作对宝宝脊椎和髋关节发育不利,容易造成脱肛、肛裂;

频繁把尿容易造成排尿过勤,不利于宝宝膀胱功能成熟,容易造成宝宝憋不住尿,长大后尿频、尿急;

把屎把尿是大人在刻意控制宝宝的行为,对宝宝个人意愿极不尊重,长此以往容易让宝宝对排便产生压力甚至抗拒……

每一条,都如同重锤打在妈妈们心上,结果就是四个字:绝不可以!

没错,任何可能给宝宝带来伤害的行为,在妈妈这里都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把屎把尿这件事,就这样被钉上了耻辱架。

Part 2

国外研究者怎么看待“把屎把尿”?

美国某儿科网站上曾发布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是美国儿科专家针对宝宝如厕习惯的养成所进行的一次长达数年的跟踪实验研究。

参与这项实验的妈妈们,从宝宝出生3个月后,就开始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通过宝宝的神情表现来判断其是否有排便需求。如果发现宝宝想排便,就立刻在一个固定地点,比如卫生间,给孩子把大小便。

数年后,研究者们发现,参与实验的孩子中有一半以上都能够在一岁左右实现白天基本不尿湿裤子,还会在想排便时自己走到固定的排便地点去。

研究者解释说,实验中的“把屎把尿”行为,是妈妈观察到孩子的排便意愿后,去帮助孩子。整个过程中,孩子并不是被迫排便,而是在需要排便时由妈妈帮助完成了这件事。排便后,妈妈还会亲密地对孩子表达鼓励。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孩子自然而然就把排便地点、排便姿势和排便本身关联起来了,虽然由于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不可能实现完全自主排便,却早早就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排便需求。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实验所取得的如厕训练成果,并不是“把屎把尿”的功劳,而是妈妈在观察和理解到宝宝的需求时,顺势而为,宝宝在过程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跟我们身边很多人家“想把就把”,甚至“长时间地把”,“把不出屎尿不罢休”的行为有本质不同。

前者是宝宝主动参与的“把屎把尿”,后者是完全受大人支配与控制的被动“把屎把尿”,给宝宝身心发育所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

Part 3

是时候正确认识“把屎把尿”了

微信上曾有朋友问我:孩子快4岁了,在幼儿园还老尿裤子,是不是小时候姥姥把尿造成的?

还有位朋友非常内疚地说,孩子都5岁了还尿床,家里老人从来没把过大小便,别人都说是因为一直穿纸尿裤造成的,搞得她本来一直坚信把屎把尿有害无利,现在也有些动摇了……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旧育儿观念的碰撞一直都在。

在碰撞中,有些事被捧上神坛,譬如纯母乳喂养;也有些事被一棍子打死,譬如把屎把尿。

今天又聊到了“把屎把尿”——为什么咱们眼里一无是处的育儿陋习,却被西方育儿界尝试用来作为婴幼儿如厕训练的辅助方式?

追根究底,“把屎把尿”有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大人在对宝宝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是顺应宝宝生理需求,将把屎把尿作为一种辅助的排便方式,根据宝宝的规律引导他们排便;还是施展家长权威,自以为是地给宝宝安排把便时间,甚至强迫宝宝每半个小时一定要拉尿出来,执著地一把就是十几分钟甚至更长。

给宝宝带来伤害的,是不正确的把便方式。所以,如果不想为了捍卫“真理”与家中老人翻脸,先告诉他们正确的把便方法吧。

Part 4

这样“把大小便”,宝宝如厕更顺利

分享今天的推送,不是鼓励给孩子“把屎把尿”,而是如果妈妈们能捕捉到孩子大小便的肢体或表情信号,及时引导孩子排尿,是可以的;同样,如果家里老人习惯把屎把尿,而我们又不可能辞职带孩子,那就好好商量,告诉他们正确“把屎把尿”的方法。

——捕捉宝宝的排便需求

这一点,亲自照顾孩子的妈妈都能精准捕捉:宝宝一个皱眉、一个撅嘴、一个耸肩,就知道他要拉臭了。通常来说,宝宝在进食过后或刚睡醒时会想要排便。

由于宝宝小便非常频繁,很难提前发觉,所以不建议给三四个月内的宝宝把小便,那样的话妈妈和宝宝都会非常辛苦。而大便则信号比较明确,常常伴随着宝宝眼睛发红、身体缩紧等表现,所以很多妈妈都会采取“把大便不把小便”的方式,不过多为难自己和宝宝。

就算三四个月后想适当给宝宝把尿,也一定要在宝宝有需求的时候才去“把”,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频繁地“把”,因为排尿过勤会让宝宝的膀胱一直处于“未充盈”状态,使膀胱缺乏足够锻炼,储存功能难以发育成熟,埋下尿急尿频的隐患。

——选择固定的排便地点

固定意味着规律,宝宝对规律和秩序都是相当敏感的,固定的排便地点有利于他们建立排便意识。

这个地点可以是屋里某一个私密角落,也可以是卫生间,行动方便且私密性强的地方是首选。

排便属于个人隐私,隐私意识从小建立,能有效帮助孩子预防性侵害。很多老人为了方便把屎把尿,喜欢给孩子穿开裆裤,这就是原则问题了:正确的把便行为可以接受,但穿开裆裤万万不行。

——排便后的亲密鼓励

在妈妈充满肯定的态度下,宝宝很快就会感觉到,排便是一件快乐的事。

实验中有专业仪器帮助妈妈观察孩子的排便需求,这在现实生活里不可能实现。所以当我们判断失误,帮宝宝把大小便时宝宝没反应,或用打挺来表示抗议,等一两分钟足矣,最长不要超过3分钟。长时间把便确实对宝宝脊椎和髋关节发育不利,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脱肛、肛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准备好把便时,宝宝已经尿了或者正在尿。没关系,让他尿完,不要大惊小怪,这绝对不是宝宝的错。如厕训练有个基本前提,就是不要让宝宝觉得排便是一件可能带来责罚的事。

——从正确把便过渡到正常如厕,把屎把尿也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尊重和顺应宝宝排便需求的前提下,用正确姿势把便,严格控制把便时间,绝不控制、强迫和影响宝宝的排便情绪;

忙于家务不能密切关注宝宝排便需求时,使用纸尿裤,避免因为把便而产生压力,影响带娃情绪;

外出或出入公共场合时,使用纸尿裤,坚持隐私第一。

正确的把便方式可以自然地跟如厕训练衔接起来。等孩子会坐以后,观察到孩子有便意时,可以慢慢不再“把”,而是渐渐引导孩子坐小便盆,为以后的如厕训练打好基础。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